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视角法则八 心=视角=视界=世界(第4页)

通常,我们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表述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离开这个世界。如果用视角来表述,可以表示为——我世界,即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我”,生活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上。

这样的视角必然会产生着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因为世界不是“我”的世界,“我”只是一个过客。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向哪里去。

而这样一个不知来处、亦不知去处的“我”,更无法认清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来这里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等等。

但是基于视角法则(八),这三个问题就成了“伪”问题。我是谁?我是“心-视角-视界-世界”。我从哪里来?我从“心-视角-视界-世界”来。我到哪里去?我到“心-视角-视界-世界”去。

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无限的“心-视角-视界-世界”。世界,并不外在于生命本身,而正是生命之视角、视界的展现。因此,以视角学的角度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验无限的视角、无限的视界以及无限的世界。

正是因为视角以及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和世界是无限的,所以生命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一点并不会被生命“天然地知道”。恰恰相反,通常呈现在我们心中和脑海中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而呈现在我们心中和脑海中的世界却是无限的世界。由此产生了一个最为突出而尖锐的问题:在无限广阔的世界面前,有限的生命是如此地卑微、渺小,以至于微不足道。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类,那些人类中最优秀、最智慧的人,都在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今天依然在人类的头顶盘旋着,犹如巨大的黑洞,永远望不到底。而且,那黑洞的深处是无尽的黑暗,没有一丝光明。

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宗教、哲学都在追问,人类最伟大的文学和艺术同样在追问。

虽然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的道家和佛家,已经找到了答案,但上千年来,因为文化、语言、概念、名相上的种种不同,道家和佛家所找到的答案并没有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上所有人类的共识。相反,道家和佛家一直处在非主流地位,而且始终摆脱不了“宗教”的名相,所以也就始终不能成为像数学、物理、化学那样可以为全世界所有人都愿意学习和接纳的文化。

所有的追问,都涉及最终的“本体”,而不同的文化,对于“本体”又皆有其各自独特的、不同的认知。每一种文化都执着于自己的认知,认为自己的所见才是真正的真理,其他文化的认知并不是真正的真理。

基于视角法则,则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一种文化其实都是一种视角。不同的文化代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必然是不同的视界和不同的世界。视角是无限的,没有人可以穷尽所有的视角。视角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视角可以自我主张凌驾于所有其他视角之上。

如果一种文化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视角,那么就必然是一种天生带有局限性的文化。如果一种文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同时还能尊重和理解所有不同的视角,平等地看待所有的视角,不以自己的视角所看到的真理主张为所有视角都必须接受的普遍真理、唯一真理,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真正能够为人类带来和谐、为世界带来和平的文化。

“视角学”的梦想就是希望构建这样一种文化,并让它从星星之火逐渐燎原。笔者相信,“视角学”是一种蕴含着巨大生机和无穷潜力的文化,因为它第一次使人类看到了所有不同文化都可以共同接受的交集点——不管什么文化,都必然拥有属于这种文化的独特视角。而视角最基本的特性就是,不同的视角必然看见不同的视界。

因此,任何一种文化,想要走向未来,就必然要审视自己的视角,同时以开阔的胸襟去考察其他文化的视角,然后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找到彼此共同认可的视角。即使彼此暂时尚未找到更高的、共同认可的视角,但也可以承认存在着更高视角的可能性。这将为彼此的平等交流、和谐共处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所谓的“文明的冲突”,只有在落后的、封闭的、低维的视角下才会成为“不可避免的宿命”。只要人类愿意承认视角的究竟平等性和视角的无限可能性,就必然能够找到先进的、开放的、更高维度的视角,从而使“文明的和谐”从梦想变为现实。这时再回头看看所谓的“文明的冲突”,那将是一种多么愚昧的视角!

我想,这也许就是“视角学”之所以令笔者无比激动的原因之一。因为从这里,笔者看到了人类彻底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民族和谐、文化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和谐、文明和谐、人类和谐、生命和谐、万物和谐、天地和谐、宇宙和谐”的真理之光。有了“视角学”的哲学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可以看得见光芒的航标。

6

在上一篇中,有一条线的阐述尚未完成。

视角以及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和世界是无限的,所以生命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一点并不会被生命“天然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可能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生命、人生、命运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可能性(注)。

甚至从更宽广的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很可能某一个“心灵”,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扮演了无数种看似不同的生命角色,经历了看似种种不同的生活,但其实,其生命的“视角-视界-世界”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生命经历很可能只是在重复地上演着相似的剧本。

这就像一个人遇到了人生的瓶颈,他不是选择突破这个瓶颈,而是选择了退缩和逃避,选择了看似不同的另一条路,但终有一天,他还会遇到本质相同的瓶颈。除非他鼓起勇气去挑战自己,即使失败,也能够一次次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然后再次起挑战,直到挑战成功,于是他的生命、人生以及命运从此展开全新的图景。如果他每次都选择了逃避,那么即使他的生命看起来是鲜活的,但其实已经停滞,被困在了一个他没有勇气去突破的牢笼里。

另外,如果他的视角一直被困在“我”与“世界”这种二元对立的视角之中,那么他就永远难以现他自己生命中本自具足的无穷可能性。

为什么?因为那三个问题是他绕不过去的谜题。当哲学三问像无边无际的浓雾笼罩着一个人的生命时,他如何可能穿透浓雾,清晰地看见生命的无限可能与无限精彩呢?

包括那些为人类奉献了伟大的文学或艺术作品的高贵灵魂,他们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地追问,苦苦地思索,虽然他们创造了令人震撼的伟大作品,但依然没有找到最终能让他们的灵魂得到自由与光明的生命的答案,于是他们选择了以死亡来终结心灵的痛苦。可是他们不知道,死亡并非真正的解药。当他们现死亡只是让他们摆脱了肉体,而他们的灵魂再也无处躲藏时,他们该如何才能将灵魂的痛苦转化成智慧的甘露,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呢?

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不明白世界的真相,不明白灵魂的真相,这在佛教中被称为“无明”,即没有光明。没有光明,就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

“我”与“世界”二元对立的视角,相对于“心-视角-视界-世界”一体无分的视角来说,就是一种“无明”的视角。“无明”的视角所呈现的必然是无明的“视界-世界”。只要“无明”的视角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无明”的“视界-世界”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视角学”的意义先就在于,只要一个人接触到了“视角学”,他就必然会接触到“视角学”的世界观,即“心-视角-视界-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的分隔与对立。他会了解到,原来,除了“我”与“世界”相对而存在的习惯性视角,还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当他走进“视角”的世界,就必然会现——“一切皆是视角”,心是视角,世界也是视角。而视角是无限的,是越的,是自由的,是永恒的。

没有什么能够永恒,除了视角。而生命,就是视角本身。当然,这里的“永恒”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永恒”,而是“永远鲜活地呈现在当下”的“永恒”。

通过学习视角法则,对于生命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将会产生全新的视角——以无限自由的视角创造无限自由的视界(世界),从而活出无限自由的生命。在这样的视角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哲学三问,那只是陈旧的、落后的、被深深局限的视角下的一个最荒谬、最荒诞、最黑色幽默的“陷阱”。

无数的人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这个陷阱,掉进去之后就很难再爬出来。甚至可能会在其中轮转千世万世而依然找不到出口。除非你有机会接触到越二元对立的新视角,比如老子的道,佛陀的空性,或者生命哲学之视角学。

可能你会说,不就是一个视角吗?哪有这么严重?

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其实都是因为打开了一个新视角,从而开创出了一片新世界。每一次都是如此,没有例外。不要以为一个新视角的开创很容易。在长达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连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一个今天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当布鲁诺公开宣扬这个观点的时候,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但视角是有生命的,特别是距离真理更近的视角。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这一视角看到了新世界的光明时,这一视角也将从此变得不可动摇。

每一次科学的创新都离不开视角的创新,每一次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视角的进步。

我们常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共识,但是即使是在互联网如此达的今天,这句话对于西方人来说,也依然非常地陌生。而它当初第一次被提出来的时候,同样遭受到了巨大的争议,在经过了无数人的努力之后,它才渐渐地站立了起来。

“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要解放视角,不要固守陈旧的视角,要敢于探索和尝试新视角。“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要用新视角下开创出来的新世界与旧视角下的旧世界进行对比检验,到底哪种视角更能代表鲜活的生命,更能代表生命不断展、成长的方向,更能代表广大的人类生命乃至所有一切生命的希望和未来。

当今时代是文化繁荣、文明昌盛的时代,是积极倡导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时代。这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无限多元的视角共生共存、共融共创的时代。因此,视角学作为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新学说,正可谓生逢其时。

以“视角”为切入点的视角学世界,才刚刚打开了一道缝,可是从这缝隙中透出的光芒却已令笔者深感震撼。这些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属于个人创作,笔者更像是一个信息的通道,视角学只是选择了通过笔者的手而来到这个世界。它有着自己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它的深邃和广博面前,笔者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兴奋、激动,既想一下子跳进大海的怀抱,又对汹涌而来的波涛感到陌生、好奇,同时还有一种浓浓的对宇宙大道的敬畏……

注:本小节所阐述的内容,不仅适用于个体生命,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生命的群体甚至整体——一个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会、民族、国家、世界……

热门小说推荐
峨眉祖师

峨眉祖师

岁月中,云岩上,李辟尘与一个白袍的童儿面对相坐。仙山之中静悄悄,四只猴子探出脑。白袍童子捧着经文祖师什么时候来的峨眉李辟尘竖起一根手指,笑而不语。一段丢失的岁月,因为李辟尘的到来而被彻底改变。他失去...

宠妾灭妻?重生主母杀疯了

宠妾灭妻?重生主母杀疯了

上一世,凌落散尽家财为渣男谋前程,善待妾室庶子,孝敬公婆,让落魄侯府再现辉煌。可结果,落了个满门死绝,她也被妾室下令乱棍打死的下场。渣男冷漠嘲讽商户出身,你和凌家,若是没有替本侯办事的能力,别说嫁到侯府,连见本侯一面都是痴心妄想。再睁眼,她重生回到新婚第二日,看着低眉顺耳的妾室跪在自己面前,她一改往日急躁,化身温柔刀,引诱渣男妾室,一步步落入为他们精心谋划的陷阱之中,直至万劫不复。—后来,慕容凤皇携万里河山,单膝跪地落儿,吾愿江山为聘,换与卿朝朝暮暮。凌落懵了,不顾有孕三月连夜溜出皇宫...

未来之元能纪事

未来之元能纪事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媚君姿

媚君姿

简介关于媚君姿谨小慎微庶女vs聪明腹黑庶子(1V1,双洁,甜宠,天作之合)本文属架空朝代,一切不合理的都是作者的设定(作者上学的时候最好的成绩是班里倒数前十五,一般都在倒数前十徘徊。)殷桦为了不被嫡母嫁给老头子做妾,不得不为自己谋划,谁知计划中间出了差错,没办法,她只能将错就错白晏清万万没想到会被人拦在茅房外,还是个绝色大美女,一时为色所迷,停下来想要看看对方究竟想要干什么,这一停,便是一生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避雷非大女主爽文,主角算计人的同时也会被别人算计,也会中计,不喜者勿入!!!女主只是平凡人,不是算无遗策的智者!!!眼见决定计谋!女主没有上帝视角!!!...

我只是一名保安

我只是一名保安

简介关于我只是一名保安一名社会底层的小区保安员,母亲病重即将身故,带着母亲给的玉佩去京都寻找亲生父亲,谁知不仅没有得到帮助,还被恶语相向,打出了家门。得到好友胖子的帮助方才将母亲安葬,从此改名为李保安,决定去找那个忘恩负义的亲生父亲复仇,谁知不仅没有复仇成功,还被丢下了泰山。再次醒来重生回到了母亲去世前二年的高中时代,看李保安如何改变人生,重生以后获取了哪些能力谁知最后现自己只是重生到了平行世界的自己身上,最终是否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