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章玄武门之变(第3页)

好像只要臣子敢谏、君主纳谏,就能使得天下大治。

窄化的理解暴露了宋臣悲哀的处境,他们看起来与皇帝共治天下,尊严比之以往更高了。然而,宋朝的皇帝崇尚分权制衡,战战兢兢害怕丢失权势。臣子更多时候只是工具,而非同行之人。

熙宁三年,王安石求去。宋神宗责怪道:“朕与卿相知,近世以来所未有,所以为君臣者形而已,形固不足累卿;然君臣之义,固重于朋友。若朋友与卿要约,勤勤如此,卿亦宜为之少屈。朕既与卿为君臣,安得不为朕少屈?”

大意是:我们俩的交情太深了,君臣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朋友邀请你去做某些事情,你应该要委屈一下自己。更何况我们是君臣,难道就不能为我委屈一下自己吗?含情脉脉,令人感动。

后来,这般有爱的宋神宗既无法保护王安石在政敌的攻击中全身而退,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揽权之心。王安石最后还是力不从心。

唐太宗与魏徵的君臣之义,正如贞观之治一般,只是历史的昙花一现。

o5

贞观十七年,魏徵病逝。唐太宗痛哭流涕,为之神伤。没过多久,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四。

然而,两人的结局都不太圆满。

这一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英明一世的唐太宗逐渐展露出昏聩的一面。

当时,侯君集、杜正伦与太子有染,一个被杀,一个被贬。魏徵曾经推荐过二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唐太宗不得不怀疑,魏徵是不是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正直,他有没有可能结党营私呢?

随后,唐太宗得知,魏徵曾经写下自己的谏辞,拿给史官褚遂良看,估计是打算把好名声传之后世。魏徵有了好名声,那自己不就成了被劝谏的昏君吗?唐太宗越想越气,完全丧失了判断力。

于是,他废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徵长子的婚约,还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如果放在以前,定会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这一次没有了。唐军虽然取得大胜,太宗还是后悔了。回师之后,他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他又重新立起魏徵的墓碑。

最后的最后,唐太宗还是那个千古无二的开明君主。

在中国古代,一个帝王如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尚且避免不了走向昏庸;一个朝代如唐朝这样盛大的王朝,尚且不能走出“克终者寡”的历史规律。那要如何寻找出路呢?

魏徵留下的这个终极问题,只能待后人解答。

【清】刘源:《凌烟阁功臣图》之魏徵。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

【唐】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魏徵等撰:《群书治要》,中华书局,2o14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武德九年,魏徵离开长安,前往山东之地。

就在几个月前,玄武门惊变,魏徵的旧主惨死在了宫廷之中。权力的游戏向来残酷。不过,血迹会被清扫,刀光剑影会隐去,染血的宫殿终究要恢复神圣安宁的样子。

权力洗牌之后,魏徵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被任命为谏议大夫。玄武门事变后,唐朝政局不稳,加上有一部分太子党羽逃到了山东,势必会对李世民的统治构成威胁。于是,李世民给了魏徵一个任务:抚慰山东之地,平息骚动。选择魏徵,一是因为他是山东人氏,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二是因为魏徵作为李建成的部下,容易消解太子旧党的敌对情绪。

走出森严的宫廷,重游旧地,魏徵压抑的心绪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释放。在巡行山东的过程中,他创作了一《暮秋言怀》:

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

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

魏徵可以说是文学圈外的人,诗作极少。他一生追逐实际的功业,没功夫雕琢文字。结尾的“式微”二字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毛诗传》认为,春秋有个小国名叫黎国,黎侯被狄人驱逐,他的臣子为了呼唤他归来,创作了这诗。

暮秋之景让魏徵心有所感,然而情感稍微一宣泄,他就听到了内心的呼唤:你还有君王的使命呢!

难怪,魏徵留给世人的面貌非常之单调:一个时刻都在喋喋不休,总结历史教训的重臣身影。

当魏徵到达磁州时,正巧地方官员羁押太子余党送往京城,魏徵立马将其释放。他说:上面刚刚下了诏令,太子、齐王府旧人一律赦免,现在把他们押送回京,怎么取信于天下?魏徵的作为,使得山东的局势稳定下来。最重要的是,他完美地回应了李世民的信任。

主上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回报。

魏徵。图源:网络

o1

魏徵是巨鹿人,自幼生活潦倒,但志向高远。隋末天下大乱,他自然也想有一番作为。

魏徵有一位神秘的老师——王通。这是一位奇人。他精通五经,又有王霸之略,怀着一颗济世之心,渴望明主赏识。后因隋朝的内部矛盾,王通有志不能施,拂袖归山,在河汾之地传授学问。

王通门徒众多,而且多是唐初名臣。相传,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杜淹、房玄龄、魏徵、李靖、王珪,薛收等人都曾做过他的门人。

不过,有人就提出疑问了: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几乎不见史传,也没能留下任何著述。有一本传世的《中说》,还是模仿《论语》语录体,由后人追记而成。难道那些大名鼎鼎的弟子当了大官之后,都忘记了这位恩师吗?

历史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至少在杜淹、陈叔达、薛收三人的文集中谈到过这位老师。至于李靖、房玄龄等人是否为王通弟子,尚有争议。不过,王通其人应该真实存在,并且他的学问在初唐颇具市场。

比如《中说》提到:“子曰: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这是民本思想。

“不知道,无以为人臣,况君乎。”这是君权有限思想。

“必也言之无罪,闻之以戒。”这是君王纳谏思想。

唐朝开国的创业者们,基本上都践行了这些言论。尤其是纳谏的风气。武德四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进入洛阳,看到隋朝的宫室非常奢华,不禁感叹。薛收趁机进言:“秦增阿房之饰,汉罢露台之费,故汉祚延而秦祸,自古如此。”李世民心领神会。

薛收。图源:网络

其实,王通的学问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有识之士在目睹隋末大乱之后,意欲重拾儒家道德,拨乱反正。他们对于天下大治有一份共通的期许,也愿意为了这个理想付出心血。魏徵就是其中一员。

热门小说推荐
魔装

魔装

创世VIP20150731完结总推荐207399文案强者路乃是不归途,自古以来,踏者千万,留名者却万中无一。唯有大毅力者方能在步步惊险凶恶的环境中不断攀爬寻找着巅峰。这个世间只有不断追求更强的勇士,绝无永远不败的强者。而苏唐不仅是一个勇士,还是一个拥有魔装的幸运者。...

婚后才知老公是大伯哥

婚后才知老公是大伯哥

盛夏语出惊人颜楚脸色瞬间变得犀厉冷冽,怀疑自己听错了。卖也可以。盛夏厚着脸皮继续说。你开个价,不用考虑我的经济实力,只要你说个数,签下保密协议,我立刻转账。滚出去。颜楚冰冷的声音里夹着一股风暴。八岁丧父,妈妈改嫁,奶奶将她带大,十五岁奶奶又去世,盛夏回到妈妈身边。自那以后,盛夏的个性就变了。拒绝回继父家住,随便找了个男人闪婚,然而却被颜楚的堂弟骗婚。结婚四年,一张亲子鉴定曝光,小三母凭子贵,她被扫地出门。既然婚姻名存实亡,她也选择退位让贤,离婚后她一身轻松。...

煞星命?重生空间逆天,直接成神

煞星命?重生空间逆天,直接成神

简介关于煞星命?重生空间逆天,直接成神镇国公府遗失在外的嫡女萧凝音回府了!却在回府当天被雪音令主批为克父克母克嫡姐的煞星命!萧凝音怒了,强行喂了雪音令主一颗药丸令主铁口直断,就没有算出我克你吗?你既是神医,能解毒否?雪音令主大怒,对萧凝音下了追杀令。雪音令主,言出法随,朝...

手握三寸银针

手握三寸银针

简介关于手握三寸银针荒古大6,一道百万里的城墙屹立在人族边境,一边是人族乐土,一边是万妖横行。年近百岁的中医死后,穿越在十五岁的少年身上,从边关的死人堆中爬出。从此,一位修士,手握三寸银针,行走于百万里城墙,穿梭于城墙两侧,杀出了一条血路。他,只想在这片世界活下去。...

我和闺蜜带着空间穿书70

我和闺蜜带着空间穿书70

穿越?不,是穿书。年代文?不,是年代军婚文。一个毒舌的杠精,一个冷硬的腹黑男,还有一个憨憨的吃货小女鬼混在中间。于知南穿书重生喜当妈,怀里一个肚子里俩。她身怀空间,又有一个能够穿梭时空的闺蜜,虽然这个闺蜜不是人。欺负我的,打回去,骂我的怼回去,羡慕嫉妒我的,请问你是哪根葱?一人一鬼在7o年做起了生意,一不小心,生意我和闺蜜带着空间穿书7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