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这里的[止],有这样几个含义。
第一,止住妄念,回归正念。所谓的正念,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即是时刻铭记,大学之道的修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要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从外界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之中,回到对自性本心智慧的追求之上。
其次,[止]还代表着止住私欲,回归公心。所谓的私欲,就是个人化的各种欲望;而公心就是一种无我之心,无私之心,无欲之心。这种公心具体的体现仍然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三,止,还代表着[戒]的意思,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儒家中倡导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其中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一种止,也就是止住恶,回归善。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四,止,从明明德的角度,从开自性本心智慧的角度,那么这个[止]就代表着止住无明,回归智慧,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本自具足的明德,回到自性本心的智慧之中。
止,即是说一切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都需要止,都需要戒,然后将自己的身口意集中到自己生命的内在,回归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来,回归到明明德,回归到亲民。知止而后有定,如果说不知止,那么我们的心就会跟随着各种不同的欲望去追逐各种欲望而无法进行大学之道的修行。
只有将我们的心收回来,止住妄念,止住私欲,止住小我,止住恶,止住无明,知止而后有定,定于明明德,定于亲民,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在佛家的《坛经》中,对于定有这样的说法,于念离念,于相离相,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其实它与知止而后有定是有着内在精神相通之处的。
外离相为禅,外离相其实就是指就是离于各种妄念,离于各种欲望,离于各种概念,离于各种现象,离于各种执着;内不乱为定,内不乱,就是始终将自己的心定于对于自性本心的追求上,定于对明明德的追求之上,定于对亲民的追求之上,定于对大学之道的追求之上。
这就是外离相为止,内不乱为定。定,还意味着一个人将他整个生命最重要的方向定下来了,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定于去寻求大道,寻求圣贤之道。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志愿和一生的目标定于大学之道上。这个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同样含有这样的含义。另外在实际的修行中,定,它既包括身体的定,就是要静下来,因为在儒家中同样有静坐修行这样的修身的内容,所以说身体要定,然后心要定,离于对欲望的追逐,而回到自己的内在上来,去开自己的本心。
然后,定,还包括意要定。心要定,意要定,然后志要定,然后目标要定,然后一生的信仰和追求都要定下来,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定而后能静
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安定下来了,不再去攀缘外部的世界,不再去追逐各种欲望,然后以追求大道为唯一的方向,这个时候人的整个生命状态整个身心就能够静下来了。所以说这个静,它不仅是指身体的安静,也是指心的安静,这个静,有离欲也就是离于欲望的含义。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的欲望,离于贪嗔痴慢疑,离于所有不如法的身口意的行为,这样的状态就是静。
静,还代表着内心的宁静。这个宁静,代表离于散乱,离于昏沉。如果说虽然我们能够安静地坐下来,但如果我们的内心妄念纷飞的话,虽然身体坐在那里,但是心中仍然是散乱的,那么这就不能称之为静。静,是一种离于散乱的状态。
定而后能静的静,它同时还有一种离于昏沉的潜在的内涵在里面。如果说你虽然静下来了,但是昏昏欲睡。那么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定而后能静的静。这个静,是一种清明的静,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静。
静,在日常生活中,它还代表着离于攀缘,离于执着,时刻安住在内心的宁静之中。而这个静呢,它也是自心的明德本自具足的宁静。
另外在静坐观心的时候,这个静,它既包括身体的静,也包括内心的静,还包括念头的静,还包括呼吸的静。因为心和气(呼吸),它是相互影响的。当你的心静下来了之后,你的气息,你的呼吸就静下来了。同样的,当你通过对呼吸的调整,让呼吸静下来了,这种状况下心自然也会跟着静下来。所以说如果静坐观心的时候内心的念头很多,不容易静下来,这个时候对呼吸的观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你可以一边静坐,一边观照自己的呼吸,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通过深而长地呼和深而长的吸去调整,调整自己的内心,通过深呼吸就可以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调整到松、静、自然的状态。
当呼吸进入一种若有若无的时候,这时候心必然也会进入一种非常宁静的状态。对于这种心灵的宁静状态,在不同的阶段它也有不同的表现。之前曾经针对这种静的状态,大致分成十个阶段。
安静。安静,就是刚开始静坐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收回来,收回到自己的内在。
然后接下来是平静。平静,就是不管是身体还是呼吸,还是心,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安静的状态。平静下来后,通过深呼吸继续去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当逐渐地更深地静下来了之后,就会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
宁静的状态呢,它是念头比较少的状态。如果说你处于修行的起始阶段,那么就需要花一定的功夫去观照念头。因为在观照念头的这个修行阶段,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降服自己的心。如果你内心的念头非常的多,而你的心又不能够定在对念头的观照上,很容易随着念头去攀缘念头跟随念头不断地升起更多的妄念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虽然看起来在那里平静的坐着,但其实内心并不安静,并不宁静。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通过对念头的观照,只是观,观而不随,做自己内心念头的旁观者,通过这样坚持不断地去训练,然后逐渐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以至于你会现念头已经很少升起了。这个时候就会进入到静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宁静。
在宁静之后呢,心里面已经基本上没有念头升起了。没有念头升起的时候,能够很平稳地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之中,长时间地安住在宁静的状态之中,形成一定的定力。这个宁静的状态是非常稳定的,那么这就是定静。
再接下来一步,你在这种定静当中,既不昏沉也不散乱,非常的清净,就进入到清静的状态。
很多人进入到定静的状态之后容易昏沉,这个时候念头没有了,但是容易昏昏欲睡。这也是修行者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阶段。而通过对内心提起警觉,当现有昏沉的苗头的时候,要及时的去调整它。这种昏沉的习气,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轻,有的人重,如果说比较重的话,那就需要通过坚持去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阶段。当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阶段之后,就会进入到一种既非常宁静,即非常稳定的定在这种宁静当中,同时又是非常清明的状态,这就是清净。
简介关于规则怪谈龙国最后的救世主诡异降临,全世界的国家都被动的参与到了规则怪谈世界。被选中的挑战者将代替国家,完成相应的副本。假设在副本中不幸身亡,那么挑战者所在的国家也将面临诡异之事白宇作为挑战者,代表龙国出战。第一个怪谈生在一个小山村。...
作品简介林天作为历史爱好者,回到家觉醒答题屋秘境。在答题屋秘境中,秘境会随机召唤各朝各代的历史名人作为考生答题。秦始皇,李世民,曹操,朱元璋,隋文帝等等相继被召唤...
作为系统,日常就是培养宿主外加找盘古!没有盘古血的系统还好意思出来混?丢不起那脸!抽血!抽髓!抽元神!一群系统拿着刀枪剑棒大针管,冲向盘古!作为混沌扛把子,三千魔神老大哥!盘古的日常就是带着兄弟们宰系统,每次醒来不宰两个系统都不舒服!宰系统!砍系统!撕系统!系统甲我的宿主境界太低,需要盘古精血提升实力!盘古洪荒三千魔神势要干掉系统...
作品简介阮娇娇一觉醒来,现自己穿书了。她正趴在一位俊美王爷的身上。什么书这么好,一过来就男人?后来阮娇娇才知道,她睡错了人。她睡了虐文中爱慕女主冷酷无情且患有狂症的反派秦越!作为恶毒女配,她最后的结局被秦越削成人彘,装在瓮里。瑟瑟抖阮娇娇他要杀我了!他正在杀我!他娶我也是为了杀我!她逃,他追,插翅难飞可惜她逃不过秦越的强娶豪夺,反倒现自己的金手指她包治百病,是一颗行走的大补丸,且不止对秦越一人有效。于是阮娇娇开始了她开挂(作弊)的医妃生涯...
着力开创漫乡新流派一幅诙谐轻漫画,尽数乡间百姓寻常事。春风吹遍红升村...
惊悚爆笑人吓鬼物理救赎癫平静的都市夜幕下,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恐怖。午夜窗外的无头人影废弃厕所内的窃窃私语路灯下鲜红如血的影子江凡半夜遭遇猛鬼索命,觉醒诅咒进化系统,他发现激发鬼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