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视角法则一 一切皆是视角(第1页)

视角法则,是基于“视角”这一特殊视角提出来的视角学基本观点。

本文所说的视角学,全称“生命视角哲学”,亦名“生命视角学”“视角哲学”,是以生命宇宙之本体视角为核心研究及实践对象的生命哲学。简称“视角学”。

“视角”一词的原始本义是指,在观察物体时,视线在水平以及垂直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其引申义为人类一切感知、认知、觉知等精神活动所秉持的角度。在视角学中,视角不仅指代这种角度,还指向产生这些角度的生命宇宙之本体。当指向此本体时,通常称为“级视角”。

所谓“级视角”,即越了所有一切局限后的究竟越、终极越的视角。在视角学的生命宇宙观中,级视角被视为生命宇宙之终极本体,同时也代表着视角学生命实践的核心目标、核心追求、核心价值、核心意义、核心智慧。

级视角所代表的生命宇宙之终极本体,从究竟意义上说,本无名字,离于一切名相,离于一切语言。因此,“级视角”这一名词概念,也仅仅是一种假名,一种基于视角学思想而提出的假名。不仅级视角是假名,视角学所有范畴、概念、名词等,皆是假名。

生命宇宙,是生命视角学视野下的世界观、生命观、宇宙观。所谓“生命宇宙”,是指生命以及生命所感知、认知、觉知的身心内外所有一切现象的总和。在生命视角学的世界观、生命观、宇宙观中,生命、世界、宇宙是一体无分的,因此称之为“生命宇宙”。

视角法则,是基于视角学基本思想总结归纳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因其对于视角学的研究与实践有着最根本、最基础的指导意义,因此称之为“视角法则”。

视角法则,同时也是从生命哲学探索的角度,所提出的一种观照世界和生命的方法,以及依该方法所获得的基本观点。

视角法则,属于生命哲学,是服务于生命本身的。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客观世界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主观世界的问题。视角法则,揭示的是这样一个独特的智慧视角,即: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不同的视角所呈现的视界之间的差异,问题不在于视角和视界本身,而在于未能从更高的视角看清视角和视界的不同。在某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在更高层面的视角下,会自然地消失。因为问题本身并不存在,它仅仅是被视角和视界局限、束缚的自然结果。

在同一视角和视界内,问题基本上是无解的。所有的解,都需要新的视角介入。在新的视角下,问题的答案会自然浮现出来。

只是,如果新的视角仅仅是相同维度下的视角变换,那么问题的解决就只是治标而不治本。只有从更高的维度介入新的视角,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问题不是被解决的,而是随着视角的转变自然消除的。

视角法则以及所有视角学基本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生命哲学领域,而且可以应用到非常广泛的客观物理世界以及哲学、科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涉及人类文明的领域。不过,笔者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生命本身,所以将其列为生命哲学探索研究的内容。

视角法则,即视角学基本观点,一共二十条。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视角法则为视角学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其完整的表达为: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这里的“视角”不应局限于眼睛所看,而是所有可供人类使用的感官及感官辅助工具,都可以作为“视角”工具。视角学所说的“视角”,是广义上的视角。

二十条视角法则,虽然分列为二十条,但其实是互联共通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全息含摄的。即一包含着多,多包含于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十个分视角,共同汇聚融合为一个大视角。这个大视角,即是整个视角法则的灵魂——级视角。

为什么说一切皆是视角呢?

我们对于世界和生命以及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所有认识,都是由“视角-视界-世界”构成的。而对于视角的选择,则源自于心,感官仅仅是心和视角的道具。因此,完整的认识过程体现为视角法则(八):心=视角=视界=世界。

这里的“=”不应机械地理解为全等,而是一种强关联关系的着重强调,即: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视角;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视界;有什么样的视界,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这里的“世界”,代表着人类所感知的所有一切客观及主观现象的总和。

要掌握和运用视角法则,先要学习视角思维。

所谓视角思维,是指关注的重点不是某一种观点本身,而是得出这种观点的视角。

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人们通常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对于自己所使用的视角则表达甚少。

有的人会阐明自己观点的观察角度,但更多的人不会主动去阐述。

另外,即使对观察的角度即视角进行了阐述,这种阐述通常也比较粗略而不够精细、准确。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隐藏内心深处的动机,可能会对观点的出点进行装饰、变形、遮蔽,而只把观点本身呈现出来。更多的情况则是,人们对于自己所使用的视角处在一种模糊而不自觉的状态,或者习惯性地认为理所当然即是如此,很少主动、自觉、有意识地去观察自己的视角。

所以,视角思维需要逆流而上,学会主动自觉地去观察观点产生的源头,从而还原其使用的视角。这个过程即是第八项视角法则的逆向过程:“世界=视界=视角=心”。

观点,是对世界的某一种表述和摹画,是视界的映像。视界是视角的投射,视角是心的投射。

之所以能够进行这样的逆向观察,是因为我们的心本来就具有灵明的智慧觉性,这种智慧觉性的体现之一就是可以变换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视角可变换的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以及层次,是无量无边的。而每一个不同的视角都会带来不同的视界,从而使我们获得更广阔、更深刻的洞见。

这种逆向观察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视角,进行逆向观察、思考的训练,即是培养视角思维的一种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当你学会用视角思维去观察一切,就会现,一切皆是视角。

物质是视角,精神是视角,世界是视角,生命是视角,时空是视角,宇宙是视角。

政治是视角,文化是视角,科学是视角,宗教是视角,哲学是视角,艺术是视角。

身体是视角,心灵是视角,思想是视角,情感是视角,感受是视角,记忆是视角。

爱恨情仇是视角,功名利禄是视角,悲欢离合是视角,生老病死是视角,价值与意义同样是视角。

没有什么不是视角,没有什么可以离得开视角。一切皆是视角。

你和我,也不例外。你,是一种视角。我,是一种视角。

注意,视角=心,心=视角,视角=视界,视界=视角,视角=世界,世界=视角。

除了视角,再无其它。

“无视角”,是一种视角。“全视角”,也是一种视角。

客观,是一种视角。主观,是一种视角。唯物主义,是一种视角。唯心主义,是一种视角。基督教所说的神,或者上帝,是一种视角。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视角。佛陀所说的佛、真如、空性,亦是一种视角。孔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忠恕之道、中庸之道等,皆是一种视角。宋明理学、6王心学,亦是一种视角。包括易经之易、禅宗之禅等等,皆是一种视角。

这就是视角法则中的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

热门小说推荐
峨眉祖师

峨眉祖师

岁月中,云岩上,李辟尘与一个白袍的童儿面对相坐。仙山之中静悄悄,四只猴子探出脑。白袍童子捧着经文祖师什么时候来的峨眉李辟尘竖起一根手指,笑而不语。一段丢失的岁月,因为李辟尘的到来而被彻底改变。他失去...

宠妾灭妻?重生主母杀疯了

宠妾灭妻?重生主母杀疯了

上一世,凌落散尽家财为渣男谋前程,善待妾室庶子,孝敬公婆,让落魄侯府再现辉煌。可结果,落了个满门死绝,她也被妾室下令乱棍打死的下场。渣男冷漠嘲讽商户出身,你和凌家,若是没有替本侯办事的能力,别说嫁到侯府,连见本侯一面都是痴心妄想。再睁眼,她重生回到新婚第二日,看着低眉顺耳的妾室跪在自己面前,她一改往日急躁,化身温柔刀,引诱渣男妾室,一步步落入为他们精心谋划的陷阱之中,直至万劫不复。—后来,慕容凤皇携万里河山,单膝跪地落儿,吾愿江山为聘,换与卿朝朝暮暮。凌落懵了,不顾有孕三月连夜溜出皇宫...

未来之元能纪事

未来之元能纪事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媚君姿

媚君姿

简介关于媚君姿谨小慎微庶女vs聪明腹黑庶子(1V1,双洁,甜宠,天作之合)本文属架空朝代,一切不合理的都是作者的设定(作者上学的时候最好的成绩是班里倒数前十五,一般都在倒数前十徘徊。)殷桦为了不被嫡母嫁给老头子做妾,不得不为自己谋划,谁知计划中间出了差错,没办法,她只能将错就错白晏清万万没想到会被人拦在茅房外,还是个绝色大美女,一时为色所迷,停下来想要看看对方究竟想要干什么,这一停,便是一生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避雷非大女主爽文,主角算计人的同时也会被别人算计,也会中计,不喜者勿入!!!女主只是平凡人,不是算无遗策的智者!!!眼见决定计谋!女主没有上帝视角!!!...

我只是一名保安

我只是一名保安

简介关于我只是一名保安一名社会底层的小区保安员,母亲病重即将身故,带着母亲给的玉佩去京都寻找亲生父亲,谁知不仅没有得到帮助,还被恶语相向,打出了家门。得到好友胖子的帮助方才将母亲安葬,从此改名为李保安,决定去找那个忘恩负义的亲生父亲复仇,谁知不仅没有复仇成功,还被丢下了泰山。再次醒来重生回到了母亲去世前二年的高中时代,看李保安如何改变人生,重生以后获取了哪些能力谁知最后现自己只是重生到了平行世界的自己身上,最终是否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