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一章 兵围太原(第1页)

李叔良慌不择路,他率兵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刚刚冲出重围,却见数十步外立着几百骑兵,为一员大将,金盔金甲,鞍横破天槊,手持一张巨弓,见李叔良冲出重围,他冷笑一声,弯弓搭箭,一支铁箭脱弦而出,箭似流星穿喉而过,李叔良仰天从马上栽下。杨元庆放下巨弓下令道:“传我将令,投降者免死,顽抗着格杀勿论。”

主将阵亡,副将刘宏基不见踪影,混乱中的唐军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李渊派出的两万援军,除了刘宏基带着三百余人从南门突围成功,投降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两万精兵全军覆没。杨元庆命令罗士信整顿降卒,自己带着杨思恩和其余军队北上太原,动太原攻势。

宋家山城一处书房内,天刀宋缺坐在书案后,看着坐在屋内的宋智、宋鲁、宋师道以及沈落雁道:“刚刚得到消息,丰州总管杨元庆率领的丰州军全歼了李渊派往太原的两万援军,现在杨元庆的大军正在向太原进,不日就会兵围太原,以杨元庆之能,相信很快就会攻下李元吉镇守的太原。现在各个势力急剧扩张,四处乱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宋师道和沈落雁互看一眼,然后宋师道站了起来道:“父亲,我们的战略是先肃清江南,然后在决定下一步动作,因此我们目前的任务是扫平江南的李子通、林士宏、箫铣等人。”宋缺点了点头,随后众人又探讨了一番,最终确定先消灭势力较小的李子通和林士宏,再和势力较大的箫铣决战。三天后宋师道辞别石青璇,和沈落雁出前往江都,准备动对李子通的战争。

杨元庆率领近十万大军抵达太原城,在东西城门外,军旗遮天蔽日,营帐绵延数里。抵达太原后,杨元庆没有立刻进攻太原城,丰州军不慌不忙地进行攻城的准备,一队队骑兵在城外飞驰,一辆辆马车运来又长又直的巨木,这是从十里外榆次县运来的杉树,在那里丰州军找到了一片茂密的杉树林,砍伐了数千根高达五六丈的巨木,利用这些杉树,丰州军制造了攻城利器排梯。当这种宽达数丈的排梯钩住城墙,士兵可以成群结队地冲上城头。

城头上李元吉查看丰州军的攻城准备,此时的李元吉没有了平时的飞扬跋扈,也没有了平时的傲慢,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恐惧。李元吉没有丝毫战争经验,也没有一点守城的经验,面对强势而来的杨元庆,他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尤其当他听说支援他的两万精兵被杨元庆全歼时,他感到孤立无援,仿佛整个河东都已失陷,只剩下太原一座孤城。

在李元吉身后站着一班李渊留下来辅佐他的幕僚和官员,副留守夏侯瑞,司马刘德威,参军宇文钦,太原郡太守王绪以及数十员大将。面对丰州军的兵锋,每个人都心情复杂,他们都很清楚,丰州军不是乱匪,而是天下间作战经验最丰富,装备最为精良的精锐,杨元庆不是刘武周,他是闻名天下的名将。

就在李元吉在城头查看丰州军大营的时候,杨元庆也在军营中观察太原城的城墙,这座厚实坚固的高大城墙他已看了整整十天,杨元庆心中非常清楚,他可以攻下这座城池,但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是杨元庆所不能接受的,杨元庆有丰富的守城经验,他很清楚一座城市最薄弱的地方在哪里?那就是城门,杨元庆看了看天色,天空阴沉多云,今晚将是一个漆黑的夜晚。

这时,一名校尉奔到杨元庆面前禀报“启禀总管,地道已全部完工,可以顺利通过。”杨元庆大喜,这十余天光围城,而没有进攻,是杨元庆派工兵在秘密挖掘地道,现在地道挖好了,那么进攻也要开始了,于是杨元庆下令道“令杨思恩来见我。”片刻杨思恩赶来。杨元庆看着杨思恩道:“今晚一更开始攻城,按照我事先的部署,今晚攻打太原城的重担就交给你了。”杨思恩眼前一亮行礼道“卑职一定攻下太原城!”杨元庆点点头。

夜幕初降,乌云低垂,浓浓的夜色笼罩太原城,由于丰州军围城,所以太原城内晚上实行了宵禁,天黑后不准上街。一队队士兵在空旷的大街上巡逻,‘踏!踏!’的脚步声在黑夜里格外清晰。

时间渐渐快到一更了,太守府书房灯火通明,李元吉面色阴沉地坐在榻上,他的心腹宇文钦在一旁低声劝他“秦王已过了河东,一旦他进入太原,那么守住太原的功劳都是他的,到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捞到,可如果丰州军杀进城里,少主想过后果吗?秦王会不会借杨元庆之手来杀掉少主,当初他杀你弟弟智云的时候可是毫不手软,这种借刀杀人的机会难道他不会利用。”

李世民杀李智云这件事成了李元吉的一个心病,一方面他极为嫉妒李世民受父亲重用,另一方面他又怕二哥李世民在某个时候像当初杀掉李智云一样,对自己下杀手。李元吉犹豫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好,我先离开太原城。”

一更时分,城上的守军大部分都入睡了,只有极少数士兵在巡逻,丰州军已围城十余天了也没有攻城,士兵们都渐渐疲惫了,产生了惰性,而且丰州军没有建造大型攻城器械,所以夜间的防守格外松懈,在东西两城夜间巡逻的士兵也由最初的五百人减少的一百人。

天色阴沉,没有星光和月光,几十步外就看不见任何东西,城外更是漆黑一片。此时城墙百步外的壕沟里挤满了手持弓弩的丰州军,足有一万人,地道里依然不断涌出士兵,杨思恩率领的四千陌刀兵是攻城主力,收编好降兵赶来的罗士信,率一万弓弩手掩护。在陌刀兵中间,放着一根巨大的攻城槌,前端裹着精钢撞头,两侧各有两百个抓手,四百名士兵抓住抓手撞击城门,这一撞之力得有上万斤,任何城门都抵挡不住它的撞击。

在两里外三万骑兵已列队就绪,等待城门洞开的那一刻。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二十名士兵异常迅的奔向城门,他们用木板搭上护城河,快地过了河,身子贴着墙根,把背上背着的装满火油的袋子卸下,其中两人轻功了得,如猿猴般攀上吊桥。

吊桥因年久失修,拴住吊桥的铁链附近的木板多有开裂,两名斥候取出锯子开始锯铁链和吊桥的结合部。城墙下的斥候将火油顺着门缝倒入城门内。“嘣”一声巨响,一根铁链飞向天空,吊桥呼啦一声向一侧倾斜。

吊桥的巨大响声惊动守军,“是谁?”一名士兵伸头观察,一支弩箭闪电般射来,守军一声闷哼,软软地倒在城垛口,他身后的同伴惊得大叫“快来人啊!”就在这时,另一根铁链也飞向天空,紧接着轰的一声,吊桥重重地落在护城河上。

四百士兵抬起攻城槌撞向已燃起大火的城门,“当当当”城墙上的警钟急促地敲响,把睡在城头上的守军惊醒,在城头值班的校尉惊慌失措奔到城墙边,正要探头下望,一支箭呼啸飞来,从他额头上擦过,惊得他一身冷汗,他急忙回头喊道“弓箭手,快射。”几百名弓箭手奔到城垛边,下面突然万箭齐,士兵纷纷中箭,剩下的吓得躲在城垛下不敢露头。

这时,城门洞内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守军不敢靠近城门一步。“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从城门上传来,整个城门口一阵晃动,城墙上的守军顿时东倒西歪。数百士兵抬着攻城槌慢慢后退,当众人退了二十多步后,数百士兵同时力,再次撞向城门。丰州军的这一次撞击把城门的门闩撞断,城门轰然洞开,数千陌刀兵呐喊着冲进太原城。

热门小说推荐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简介关于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爽文!复仇爽文!从头爽到尾!爽点密集!请谨慎食用!原本石家的双胞胎姑娘可以过着与其他京都贵女一样吃穿不愁,有人侍候的生活,可妾室为了一己私欲将当家主母残忍害死,沈岚就这样死在满是血污的榻上,而她的孩子在奄奄一息之间被人遗弃,好不容易保下一个其中一个女儿又在即将成年之时被人算计,无助的死在死人堆里。谁承想,被遗弃的孩子并未死亡,而是被人捡走养到十三岁!机缘巧合之下,妹妹见到即将离开人世的姐姐,她们在最后关头认出对方,见到姐姐惨死,妹妹心痛不已,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乐千千毅然决然孤身一人来到京都,决心为母报仇,为自己的亲姐姐报仇,为自己的养父母一家报仇雪恨!谁料,却在关键时刻惹上冷面太子,想逃逃不掉,想躲无处躲,就这样被强抢入府,从此开启她的太子妃生活。坐在满是红枣桂圆的喜榻上,女孩仍旧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她一个乡村长大的小村姑,竟然嫁给当朝太子,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太子妃!可这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看似高贵的位置她也不在乎,人人都羡慕她飞上枝头,却没人知道这其中的心酸与苦楚(故事以宋朝为背景,架空构成,人物并非历史人物,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成道之后

成道之后

2o17玄幻征文参赛作品成道之后...

我的七个师姐国色天香

我的七个师姐国色天香

简介关于我的七个师姐国色天香和我比剑法?我大师父当代剑仙,一手修罗剑法镇压当世!和我比邪性?我二师父邪道修士第一人,门徒十万众!和我比医术?我三师父神医门当代医仙,妙手回春,活死人肉白骨!和我拼女人?我三个师父个个仙女下凡。我七个师姐个个人间绝色,且都想将我拿下!...

陆少来袭:萌妻哪里逃

陆少来袭:萌妻哪里逃

简介纪宛恬怎么都没想到,曾经无意的一番善举,竟意外救下了6灏临的宝贝弟弟。当他携着支票,死缠烂打非要报救弟之恩时,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拿走把你的支票拿走我救人不图回报,请不要侮辱我的初心...

石缝里的杂草

石缝里的杂草

简介关于石缝里的杂草在9o年代的化纤厂,厂里的生产运营工夏斌因为重男轻女,导致一对姐妹的不幸人生。夏斌抛弃妻另结新欢,有了梦寐以求的儿子母亲病重奄奄一息,此时姐姐又被人贩子拐走年幼的妹妹在母亲去世后被迫进入夏斌的新家庭,面对刻薄的继母跋扈的弟弟,她开始了小心翼翼的人生之路。两个姐妹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环境生存,又有着令人心疼的相似人生,然而,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生了杀人案件,同父异母的弟弟被杀害锅炉房管理员张大金被碎尸,他们的尸体都被埋在煤堆里,死亡时间却不同,还有邻居赵一凡车祸去世早餐店一家人的失踪,短短几个月生多起案件,让刑警支队的白海光忙得焦头烂额,在白海光暗中调查的时候,意外现这对姐妹的事件,以及多年前隐藏的秘密,这些杀人案件究竟与她们有没有关系?随着白海光追根究底,一些秘密将真相大白,包括那些埋藏已久险恶的人心。...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

重生为汉王朱高煦世子朱瞻壑,自棺中暴起,起死回生,却没有相关的记忆。莫非此人被什么鬼怪附体?面对道衍怀疑的目光,朱悟净灵机一动。大师,其实我在半梦半死之间来到一处青山,入了一个洞府,洞府门前写着‘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只是我造化不够,学不了长生逍遥之法,只得了点阐述自然规则的微末道术。道衍笑而不语。朱悟净续道对了,少师,有没有兴趣加入我阐教。道衍又问什么是阐教?朱悟净微微一笑。阐教就是阐述大道的学问,主要学习关于天地水循环的风水,物质运行法则的格物,元素变化之奥妙的炼丹,生命造化演变奥秘的元婴,还有各种数学几何公式的筑基等等。目的只有一个!用凡人都可以理解的文字语言和图画阐!述!大!道!明朝朱家有人求道,先是藩王世子,再是一方王侯,最后是大明天子。这是一个穿越者因缘际会之下,在大明传播阐教(科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