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欲言已忘言(第3页)

  这就很有嚼头了,难道是新任巡狩使曹枰手眼通天,想要与绿波亭某个大头目一起中饱私囊,然后曹大将军选择自己躲在幕后,派遣心腹亲手处置此事?若真是如此胆大包天,难道不应该将他刘洵美换成其他忠心耿耿的麾下武将?刘洵美觉得如果此事有违大骊军律,他肯定要上报朝廷。篪儿街刘家,可不是他曹枰可以随便收拾的门户,关键是此举坏了规矩,大骊文武百年以来,不管各自家风、手腕、秉性如何,终究是习惯了大事守规矩。

  可要说有人如此神通广大,能够让曹枰听令行事,使得这个等同于庙堂上柱国的巡狩使亲自谋划,总不会是国师大人吧?

  为了一处有人领路的山水秘宝,至于如此鬼鬼祟祟吗?

  大骊铁骑一路南下,收拢起来的山上物件,堆积成山。禁绝、捣烂山水祠庙数千座,都是按照大骊的既定规矩运作。

  就差这一桩?

  刘洵美充满了好奇,并且希望自己能够活着知道那个答案。

  大骊精骑这边备好了马匹,众人一起骑马去往宝物藏匿之地,相距瘴云渡口不算太远,两百多里路程。水殿和龙舟埋藏在一条大江之底,秘道极其隐蔽,唯有依靠刘重润掌握诸多山水禁制的破解之法方可入内,打烂水运山根强行进入则会触机关,水殿和龙舟就要随之崩毁。

  刘洵美与刘重润并驾齐驱,商议路线一事。魏羡与卢白象紧随其后,闲聊往事。

  卢白象算是画卷四人当中,表面上最好相处的一个,与谁都聊得来。其余三人,相互间几乎说不上话。

  朱敛不知怎么竟然就跟曹峻一起落在骑队尾巴上,相谈甚欢,称兄道弟,什么都聊。当然,两个大老爷们,不聊女子不像话。

  你曹峻无论说什么,我朱敛回答的言语,要是说不到你曹峻心窝里去,就算我这个老厨子厨艺不精,不会看人下碟。

  果然,曹峻眼睛亮,都想要离开行伍,去落魄山当供奉了。

  李希圣带着书童崔赐,离开北地清凉宗后,返回青蒿国一座州城。青蒿国是北俱芦洲的一个偏僻小国,不过不是什么大国藩属。

  州城里边,李希圣在一个名为洞仙街的地方,买下了一栋小宅子。对面住着一户姓陈的人家,殷实门户,不算大富大贵的高门,其中有个李希圣的同龄人,名字当中恰巧有个“宝”字,名为宝舟,是个没有功名在身的闲散文人,琴棋书画都不俗,李希圣经常与此人出门游历,不过都走得不远。

  李希圣之前从宝瓶洲来到北俱芦洲,一路北游,然后在此停步,还通过一些关系,在一州学政衙署谋了个浊流差事。在去往清凉宗之前,李希圣每天都要从衙署门头那座“开天文运”牌坊旁边走过,衙署十二进,不算小了。

  学政大人对李希圣青眼有加,觉得这个年轻外乡人学问不浅。当然,学政大人是出了名两袖清风的清流文官,能够突然从一处清水衙门高升庙堂中枢,担任礼部侍郎,这里面肯定是有些额外“学问”的。有一次他与李希圣推杯换盏,借酒浇愁,李希圣便给了那些“学问”,是偷偷留下的,学政大人偷偷收起的。

  第二天,李希圣便成了学政衙署的一名胥吏。

  崔赐一开始还觉得五雷轰顶,为何光风霁月的自家先生,会做这种事情,读书人岂可如此市侩作为?

  李希圣没有与崔赐解释什么。

  这次返回州城,学政衙署那边已经没了李希圣的位置,是随便给了个由头,就剔除了李希圣的胥吏身份。

  李希圣也没有在意。

  崔赐来的路上,询问先生这次要在青蒿国待多久,李希圣回答说要很久,至少三四十年。

  崔赐一开始还有些心慌,怕是要几百年来着,结果听说是短短的三四十年后,就如释重负了。毕竟他与先生,不是那山下的凡夫俗子了。

  可是每当崔赐一想到自己的根脚来历时,便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

  这天李希圣又摊开一幅字画,看那镜花水月。

  崔赐知道自家先生的习惯,便在一旁早早焚香。其实李希圣没有这份雅致,但是崔赐喜欢做这些,他也不拦着。

  画卷之上,是一位老夫子在坐而论道。老夫子是鱼凫书院的贤人,讲得十分像老婆娘的裹脚布,翻来覆去只说一个道理,弯来绕去,就是讲这个大道理的种种小道理。崔赐刚开始还听得认真,后来便觉得十分没劲。这些个道理,稍稍读过几天书的人,谁会不懂?需要老夫子讲得如此细碎吗?

  后来先生带着他一起游历鱼凫书院,得知了这位老先生被笑话为寻章摘句老雕虫,还被视为书院最没有真才实学的贤人。在书院求学的儒家门生们实在受不了,书院就给老先生安排了这桩差事,负责镜花水月,为那些山上修士讲学。估计连老先生自己都心知肚明,不会有人喜欢听他废话的,不过依旧讲了三十年。老先生乐得清闲,有时候,还会带上几本属于自己心头好的书籍、笔札、字帖,挑选其中一句言语,由着自己的心情,随便讲开去。

  崔赐在鱼凫书院那边满是书肆的大街上,听说了老先生一大箩筐的陈年旧事。据说老先生当初之所以获得贤人头衔,是撞了大运,与学问大小没啥关系。一开始也有各路聪明人,与当时还不算老的先生,成了诗词唱和的同道朋友,各国士林,各大地方书院,都盛情邀请此人去讲学传道,可是到最后,连官场上的那种烧冷灶,都没了兴致。此人的一幅字帖墨宝,或者扇面题字和楹联等,最早的时候,可以随便卖出千两银子,可是到如今,别说十两银子都没人买,送人都未必有人愿意收。  可是崔赐却现,自家先生听这位老先生的讲学,次次不落,哪怕是在清凉宗为那位贺宗主的九名记名弟子讲学期间,一样会观看鱼凫书院的镜花水月。

  画卷上,那位老夫子,在那三十年不变的位置上,正襟危坐,润了润嗓子,拿起一本刚刚入手的书籍,是一本山水游记。快报过书名后,老夫子开宗明义,说今天要讲一讲书中的那句“村野小灶初开火,寺中桃李正落花”到底妙在何处,“村野”“寺中”两词又为何是那美中不足的累赘。老先生微微脸红,神色不太自然,双手持书,将那本游记高高举起,好像是要让人将书名看得更清楚些。

  崔赐一脸无奈,问道:“先生,这位老夫子是要饿死了吗?怎的还帮书肆做起了买卖?”

  李希圣微笑道:“是第一次,以前不曾有过。估计是老友请求,不好拒绝。”

  崔赐趴在桌边,叹了口气道:“贤人当到这个份上,确实也该老脸一红了。”

  崔赐笑了笑,道:“不过今儿老夫子总算不讲那些空泛道理了,挺好的,不然我保管一炷香后,就要犯困。”

  李希圣听着画卷中那位老先生讲述诗词之道,自言自语道:“谁说学问一定要有用才是好学问?”

  崔赐误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先生?”

  李希圣始终望向画卷,听着老先生的言语,与崔赐笑道:“崔赐,我问你一个小问题,一两一斤,两种分量,到底有多少重?”

  崔赐越迷惑,这也算问题?

  李希圣继续说道:“两个分量,是谁定的规矩?最早的时候,秤与砣又是在谁手里?万年之前,万年之后,会不会有丝毫的偏差?若是有一丝一毫的差别,天下万物运转,又有哪些影响?”

  崔赐稍稍深思,便有些头疼欲裂。

  李希圣缓缓道:“世间一些极为纯粹的学问,看上去距离人间极远,但不能就说它们没有用。总有些看似没用的学问,得有人来做。我与你说些事情,能帮你挣一枚铜钱,还是精进丝毫的修为?”

  崔赐摇摇头,道:“不太能。”

  李希圣望向画卷中那位迟暮老态的书院读书人,有些感伤,收起视线,转过头,望向这个只是由一堆碎瓷拼凑而成的“非人”少年,说道:“淬炼灵气,化为己用,步步登天,长生不朽,便是修行问道。我们儒家将道德文章、纸上学问,反哺俗世人间,便是儒家教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便是学问至境。”

  李希圣沉默片刻,望向那只香炉上方的袅袅香火,说道:“一收,是那天人合一,证道长生。一放,自古圣贤皆寂寞,唯留文章千百年。真正的儒家子弟,从来不会只求长生啊。”

热门小说推荐
仙炉渡天记

仙炉渡天记

年近三旬的落魄修士临死前摸到一个不起眼的‘铁炉’,殊不知其中竟有取不尽的灵石和机缘预知,自此逆天改命仙炉渡天记...

权少秘宠:攻婚36计

权少秘宠:攻婚36计

他权势撑天,只手翻云覆雨,偏偏对她动了心,钟了情,又亲手送她进了监狱。以爱之名的牢笼,杀不死她,必然使她强大。重获自由,她机关算尽,步步为营,为的是让诛心之人,尝尝这各中绝望滋味。不曾想反被设计输的丢盔弃甲,一无所有。女人失身又失心之际,突然剧情反转,被空降的小正太拯救,做我的女人,欺负你的坏蛋我都帮你打死他们!他身后的高大男人直接将小东西扔开,揽女人入怀,我跟你妈是真爱,你只是意外!...

悍臣

悍臣

作品简介二十一世纪的文艺青年,莫名之中穿回了明朝成化年间,斗跨了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汪直,弄走了摆设一般的纸糊三阁老,和鞑靼小王子称兄道弟,却又是大明皇帝朱佑樘的奶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悍臣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重生九零,赤贫女学医发家致富

重生九零,赤贫女学医发家致富

(手握系统的重生学霸女主Vs异世穿越高智商男主,男主出现的时间稍稍有点晚,女主缓慢成长,不会一日飞升)年末加班猝死的李若兰,意外被医学系统绑定重生到四岁。上一辈子活得又累又痛苦的李若兰本想这一世就此摆烂,但是看着穷得叮当响家徒四壁的家重病的爷爷常年吃药的奶奶还有不会教养孩子只会埋头种田的父母,嘴硬心软的李若重生九零,赤贫女学医家致富...

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

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

作品简介提供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及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TxT下载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作者捷克的铲屎官已写144831字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章迹部都无法还击的鬼道...

长生从照顾嫂嫂开始

长生从照顾嫂嫂开始

赶海捕鱼赚灵石照顾嫂嫂刷熟练度,生活系长生类修仙。本书又名长生从捕鱼开始我真不是草贼。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为有前戏,有铺垫。答应我,往后看,绝对有你们想看的内容。我认真写,你们闲暇时解闷,希望能博君一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