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将人遣出大内,宫里节省开支,她们的实际生活,也能过的更好。
朱翊钧提出的几条,已是这个时代他能做的极限。
先帝的女人,就算敢嫁也没人敢娶。
文景之时“皆归家得嫁”,是只有汉代才有的自信宽容。
让兄弟儿子继承妻妾,那是蛮夷行径,有悖人伦。
至于守陵,住在陵园的妃嫔仍旧受人管制,日子过的同样凄惨,赵飞燕就是因此而死。而且还会增加昭陵的开支,朱翊钧想了想就放弃了这个选择。
“此事重大,娘不能独断,还需和皇后商议一二。”李贵妃推脱道。
朱翊钧没有失望,李贵妃没有同意,但是已经开了一个口子。
更何况,他最急切的目标,已经达成。
不论煮绿豆汤、施粥、商讨后宫等事,都是在向李贵妃展示自己新形象——同之前懵懂幼童做切割,成为一个成熟的小皇帝。
普通人,也有在经历巨大冲击后,性情大变,甚至一夜白头的。
就算他转变快一点,皇帝圣资天纵,仍属正常。
大明多神童,丘濬、杨廷和、张居正等人,年少中举,通晓世情,比现在的朱翊钧还夸张。
朱翊钧并不急着抢班夺权,自己穿越不久,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之前的“淘米水”就是个例子。
贸然以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说不定会重复犯下王莽一样的错误。
做这些好事,一来确实有利百姓,二来是养名望。
如海瑞一般,敢上疏直言嘉靖,痛陈利害。
虽然被关进大狱,险些身死,也因此名望加身,享誉海内,之后无往不利。
王安石在地方做事,不入中枢,养望三十年,被世人视为拯救大宋的救星。
养望天下三十年,以至于天下人奔走相告“王公不出,奈苍生何”!
名望加身,才能越过年龄这道沟壑。
亲政不急,只要能让李贵妃放松管控,先让自己得到更大的自主权,就算成功。
李贵妃虽是原体生母,但本朝吸取汉宋经验,太后也不能临朝称制,被限制在后宫,实际权力很小。母子间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只要善加引导,就不是敌人,反而是助益。
说完后宫事,朱翊钧不再闲聊,主动去书房读书。
并非装模作样故意讨好李贵妃,而是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时代的学术思想。
自己年幼,纵是皇帝,说话也没有份量,只能从古人先贤的典籍中获得理论支持。
如果不是他会背《孟子》,为自己的行为背书,李贵妃多半要因为自己跑到厨房而加以惩罚,之后更不会让自己处理龚妃之事了。
日后革新大明,同样得用这些圣贤的话语进行包装。
同时运用“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两大杀手锏,构建适应这个时代的理论体系和话术,才能赢得足够的支持。
至于不支持的,通通是异端。
书案一角,摆着摊开的《千家诗》,皇家内府彩印。
当年这等善本只在国家图书馆隔着玻璃远远看过,初见时朱翊钧兴奋不已,想怎么摸就怎么摸,如今已经被他弃之如敝履。
诗三百千,是幼时认字开蒙,现在读的是《大学》。
今年年初,作为太子的朱翊钧才开始出阁日讲,正式学习四书五经。不过学了两个月,就因为隆庆病重暂停,直到如今。
高拱、张居正等先生不在,但孙隆诸太监出自司礼监内书堂,教他们的先生都是翰林学士,文化水平堪比举人,讲解这等基础内容,并非难事。
前两天便让人找来了之前旧档,高拱张居正为隆庆日讲时所留的笔记,用来辅助自学。
他记得高拱之后整理成《日进直讲》,张居正整理成《四书直解》,被后人对照,现很多段落完全重合。
但不能以此认定张居正抄袭,毕竟四书有朱熹的标准答案,任何人都不能走出这个框架。且两人的儒学见解接近,反朱熹之理学,亦反徐阶之心学。
见朱翊钧懂事,李贵妃十分欣慰。
先帝故去,唯一的盼头就是儿子。
经历过嘉靖晚期的晦暗压抑,隆庆的纵情声色,她自然希望朱翊钧能够成为一代圣明君主,青史留名,自己面上也有光。
朱翊钧主动读书,李贵妃则细细抄录《地藏菩萨本愿经》,默默祈福。
如高骈诗言: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母子俩平静的读书时光,很快被冯保打破。
热血风格,沙场开局。魂穿边境士卒的他不想再做别人手中的刀,他要做执刀的人,为此而努力修炼拼杀。沙场上同生共死,修行路生死自负。PS热血向,非黑暗文,偶尔来点小温馨。...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废材画灵师修仙路上疯狂掉马...
被昔日好友搞得家破人王的徐宁,在祖屋内获得一扇可以穿越到异界的青铜门,从此开启了两界倒爷的财路。酒瓶换人参,镜子换虫草,药品换黄金现代社会他成世界富,异世界他富可敌国。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徐宁觉得他不坏,就是有点博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两界当倒爷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还有三天就要结婚的郑离被系统带着穿越到了斗罗大陆的世界,他本以为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未婚妻了…谁知当他的武魂觉醒时,他懵了…...
夏九音穿书了,穿成了可怜又可恨的替身女配。要找到隐藏的黑化boss才能回去!但是高冷的总裁,阴郁乖巧的弟弟,痞帅的校草,温柔解意的学长,谁会是黑化男主?总裁握住她纤细的手腕,冷声威胁,九音不乖的话,就会被我关起来。校草挑着她的下巴,眯起眼睛霸道道你敢不选我?弟弟漂亮的眼睛,含着泪水哀求,姐姐,没有你,我漂亮宝贝被病娇们囚宠了...